项飙,牛津大学人类学院教授,凯风学者。1998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。其硕士论文《跨越边界的社区:北京“浙江村”的生活史》当时即受到学界关注。2003年获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,博士论文《全球猎身: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》获得安东尼·利兹奖。其新书将关注中国东北的劳务输出。凯风基金会支持了项飙教授以“‘社会上的人’和日常生活的新秩序”为题的学术研究项目。
成果:
在任凯风学者期间完成:
1.论文发表
- Lindquist, Johan and Biao Xiang. 2019. “Space of Mediation: Labour Migration,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tate in Indonesia and China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.” Revue Européenne des Migrations Internationales, 2019, 35(1&2): 39-62.
- Xiang, Biao and Johan Lindquist. 2018. “Infrastructuralization: Evolving Sociopolitical Dynamics in Labour Migration from Asia.” Pacific Affairs, 91(4): 759-773.
- Xiang, Biao and Qiang Ma. 2019. “Mobility Assemblage and the Return of Islam in Southeast China,” in Eric Tagliacozzo, Helen F. Siu, and Peter C. Perdue, eds. Asia Inside Out: Itinerant People.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: 52-74.
- Lindquist, Johan and Biao Xiang. 2018. “The Infrastructural Turn in Asian Migration,”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Asian Migrations, eds. Gracia Liu-Farrer and Brenda S.A. Yeoh: 152-161.
- “流动性聚集”和“陀螺式经济”假说:通过“非典”和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社会的变化. 开放时代, 2020年第三期: 53-60.
2. 学术活动
- 2018年12月,在凯风发展研究院举办“社会科学、艺术与城市”主题沙龙。
- 2020年3月:组织一系列关于新冠疫情的讨论,写作“从链式反应到网格-板块式反应:超级流动社会中的疫情”(中英文)和 The Coronavirus Crisis in China: Population Mobility, Resource Concentration, and Social Disruption。
- 组织牛津大学 The Coronavirus and Mobility 论坛,部分文章的中文版组成《澎湃》“疫论-流动”。-2020年4/5月:“我们该如何提问”专辑(《区域》)。
- 2020年5月:Suspension 专辑(Pacific Affairs)。
- 2020年8月:Debating China 读本(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)。
- 2020年4月起兼任德国马克斯-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;首个项目为 Mobility Lab。
- 2020年10月:China’s Global Migration(剑桥大学出版社)。